1951年,解放军在上甘岭战场上激烈交火,年轻的战士颜邦翼毫不顾及个人安危,穿梭在前线,为战友们送去急需的弹药。正是在这紧张的任务中,他与一名军官擦肩而过,令他心中涌起一阵震动。这位军官的面容,他并不陌生——正是他曾在照片中无数次看到过的父亲颜伏。可父亲早在19年前就被宣告在战场上牺牲。难道眼前的这位军官真的是父亲?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?
颜伏出生于1911年,四川梁山(今梁平)一个富裕的家庭。父亲是当地的地主,家中仆人众多,生活奢华;而母亲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贤妻良母,她精通家务,且常常拿着书籍教导颜伏和妹妹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颜伏的成长并未受到奢侈的影响,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虑——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。那时,街头战乱不断,父亲常谈及国家动荡,颜伏的心中涌现出一个强烈的信念——这个国家迫切需要改变,而自己也必定会参与其中。
展开剩余86%在颜伏十三岁那年,家里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,送他去了北京的大学。在那里,他第一次接触到新思想,第一次体会到知识的力量,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、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。大学三年级时,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决心投身于革命事业,开始为改变国家命运默默奉献。
随着抗日战争爆发,颜伏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悄悄离开了家,深知这一别可能再也无法见到父母,也无法陪伴年幼的儿子长大。尽管如此,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信念——保卫这片土地,哪怕要为此付出一切。离开家后,颜伏加入了抗日军队,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。随着战争的深入,他凭借冷静的头脑与非凡的才智,迅速从一个小兵晋升为参谋,参与了多次重要战斗。颜伏所在的部队屡次深入敌后,面对的是最为危险的前线,但无论何时,颜伏从未退缩过。
经过多次生死考验,颜伏带领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。然而,长时间的战争使他的身体变得日益虚弱。尽管他不愿让自己的病痛影响到队伍士气,直到战争胜利的曙光临近,他才因伤病被迫回到后方休养。虽然全国在庆祝抗战胜利的时刻,颜伏却并未感到任何轻松,因为他深知,战斗远未结束,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。他被调往其他战场,继续为国家的解放而战斗。
随着战斗的推进,颜伏的英勇事迹在军中渐渐传开。逐步,他从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,成长为一个屡屡在战火中浴血奋战的勇士。但与此同时,尽管颜伏不断获得胜利,他依然未能摆脱失联与家人的痛苦。十多年过去了,颜伏再也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一封信,而他的妻子和母亲早已陷入无尽的思念之中,认为他早已为国捐躯。
时间匆匆,颜邦翼在父亲离开后的岁月里,逐渐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少年。记得父亲离开时,他才三岁,那时他还无法理解为何父亲要离开,也未意识到那是一场无法逆转的别离。母亲始终在他身边,默默撑起了整个家庭,为了生活奔波,尽管劳累至极,却从未对颜邦翼提起过父亲的事。随着社会动荡加剧,颜邦翼逐渐意识到,自己与同龄孩子相比,少了太多。他们有父亲的陪伴,享受温暖的亲情,而他只有母亲一个人陪伴,没有父亲的庇护,甚至连父亲的面容也变得模糊不清。
一次,远亲的二叔向颜邦翼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——父亲并未死,而是加入了共产党,参战至无法归家。这一消息使颜邦翼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,带着新的希望,他立下决心,要找到父亲,哪怕要翻越千山万水,也要亲自见到他。
1946年,16岁的颜邦翼背起行囊,踏上了漫长的寻父之路。然而,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他。在他到达成都后,恰逢国民党军队紧急征兵,颜邦翼被迫成为了壮丁。身处国民党阵营,他始终无法认同他们的立场,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排斥。面对周围的战士,他意识到他们并不关心战争的意义,只是为了保住自身的一点利益,而他自己的心,却始终向着那个在战场上为国家奋战的父亲。
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,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,颜邦翼在这种环境下的抗拒和不满愈发加剧。最终,在1949年的成都战斗中,颜邦翼决定发动起义,带领一部分战友秘密策划起义,成功加入解放军,开始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战斗。
加入解放军后,颜邦翼继续寻找父亲。他通过各种渠道,询问那些曾与父亲并肩作战的老战友,尽管得到的线索微乎其微,但每一个微弱的迹象都让他倍感鼓舞。他常在战斗间隙,拿出那张泛黄的老照片,仔细研究照片中的父亲,仿佛照片中的父亲会为他指引方向。
解放战争胜利后,颜邦翼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,逐渐承担起文化教员的责任。在这过程中,他经常与参战的老兵交谈,渴望从他们口中得到父亲的消息。随后,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,颜邦翼的部队被调往朝鲜战场。那时,上甘岭的炮火已经连绵数日,战场硝烟弥漫,血迹斑斑,炮声轰鸣,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。那一天,颜邦翼像往常一样,穿梭在炮兵阵地之间,紧张地将炮弹送往最前线。每次任务都充满了危险,但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紧张与压力。
然而,在一次转身准备离开炮兵阵地时,颜邦翼的视线突然定格在一位熟悉的身影上。这是一个军官,身穿军装,步伐稳健,面容刚毅,身上的疲惫并未掩盖其英气。颜邦翼停下脚步,凝视着那位军官的侧脸,那高挺的鼻梁、深邃的眼眸,与父亲的容貌如出一辙。颜邦翼的心跳骤然加速,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难道眼前这位军官真的是父亲?
在混乱中,颜邦翼迅速从腰间抽出那张已经泛黄的父亲照片,翻开查看,目不转睛地盯住那张熟悉的面容,心中激动不已。然而,由于战场局势紧张,他没有立即上前相认,而是继续完成任务,并在之后通过周围人打听父亲的名字。当战友清晰地说出“颜伏师长”时,颜邦翼心中瞬间涌起了强烈的确认感。
然而,颜邦翼依然没有选择立即与父亲相认。此时的他明白,最好的时机还未到来,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证明自己同样是对国家有用的人。直到朝鲜战争胜利后,颜邦翼才终于拿着那张照片和颜伏相认。
面对眼前的儿子,颜伏深受震动。他缓缓抬起手,接过照片,眼中涌现出一股深深的痛楚,那是无法言说的失落和惋惜。“是我,孩子,”颜伏低沉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与情感。“是我。”
这一刻,仿佛时间凝固在这片火海之中。颜邦翼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默默站在父亲面前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最终还是忍不住低下头,泪水悄然滑落。尽管这次重逢如此短暂、无声,但对他们而言,这一刻的相见,弥足珍贵。
发布于:天津市